一、操作前准备
1、设备检查
确认电源、气源(0.2–0.6 MPa压缩空气)连接正常,检查润滑系统(减速机齿轮油需补充至标准线)。
清洁造粒室,检查喷枪、滤袋无破损,喷雾系统无堵塞。
2、物料预处理
原料粉碎至粒径≤3 mm,含水率≤5%;黏合剂/包衣液需过滤去杂质。
二、参数设置与启动
1、核心参数配置(通过PLC触摸屏)
转盘转速:起母阶段200–300 rpm,造粒放大阶段400–500 rpm,包衣阶段300–400 rpm。
温度控制:进风温度80–120℃(根据物料热敏性调整),维持微负压环境(-50 Pa)。
喷雾参数:雾化压力0.2–0.5 MPa,喷液速率2–5 mL/min(实时调整)。
2、启动顺序
开启总电源→启动引风机→运行转盘电机→激活喷雾系统→启动供粉/供液装置(加热系统需提前45分钟预热)。
三、核心工艺操作
1、起母造粒
投入0.5–1 kg母粒,喷入雾化黏合剂,持续加入粉料,在离心力下滚动放大颗粒(目标直径0.25–2.5 mm)。
实时监测:粘连则提高转速或降低喷液量;粉尘过多则增加黏合剂比例。
2、包衣阶段
调整喷枪高度至距颗粒层10–20 cm,扇形雾化覆盖转盘全区域。
分层包衣控制:喷液5分钟→暂停热风干燥10分钟(衣膜厚度误差≤0.1 mm)。
四、停机与维护
1、标准停机流程
提前30分钟停供料→关闭喷雾系统→转盘空转至排料完成→关加热→温度<80℃后停电机。
2、清洁保养
在位清洗(CIP):启动旋转喷淋头,用≥80℃热水循环冲洗转盘倾斜部残留。
每周补充锂基润滑脂(NLGI 2级),每月检测轴承间隙(>0.5 mm需更换)。
五、关键注意事项
1、安全防护:操作时穿戴耐高温手套(耐受200℃)及防尘面罩,与运转部件保持>50 cm距离。
2、故障应对:
颗粒不均 → 检查雾化压力与供粉平衡;
设备振动>0.15 mm → 立即停机校验转轴同心度。
3、参数记录:保存每次运行的转速、温度、喷雾量组合数据,建立工艺数据库。
4、操作核心:通过离心力与喷雾协同控制实现颗粒均匀包衣,动态调整参数匹配物料特性,定期维护保障批次一致性。